2008-03-19

蘇東坡之「喜雨亭記」

2005-04-21

蘇東坡之「喜雨亭記」
亭以雨名,志(記錄)喜也。古者有喜,則以名物,示不忘也。 周公得禾,以名其書;漢武得鼎,以名其年; 叔孫勝狄,以名其子﹕其喜之大小不齊,其示不忘一也。


余至扶風之明年,始治官舍,為亭于堂之北,而鑿池其南,引流種木,以為休息之所。是歲之春,雨麥于岐山之陽,其占(占卜)為有年。既而彌月(整個月份) 不雨,民方以為憂。越三月乙卯乃雨,甲子又雨,民以為未足;丁卯大雨,三日乃止。官吏相與慶于庭,商賈相與歌于市,農夫相與忭(撫掌拍手) 于野,憂者以樂,病者以愈,而吾亭適成。


于是舉酒于亭上,以屬客而告之曰﹕「五日不雨可乎?」曰﹕「五日不雨則無麥。」「十日不雨可乎?」曰﹕「十日不雨則無禾」「無麥無禾,歲且薦饑(鬧餓荒),獄訟繁興,而盜賊滋熾。則吾與二三子,雖欲優游以樂于此亭,其可得耶?今天不遺斯民,始旱而賜之以雨,使吾與二三子,得相與優游而樂于此亭者,皆雨之賜也。其又可忘耶?」


既以名亭,又從而歌之。歌曰﹕「使天而雨珠,寒者不得以為襦(衣服);使天而雨玉,饑者不得以為粟。一雨三日,繄誰之力?民曰太守,太守不有。歸之天子,天子曰不然。歸之造物,造物不自以為功。歸之太空,太空冥冥,不可得而名。吾以名吾亭。」


這篇文章並不難懂,價值在於末段可見蘇東坡的寫作功力。「珠」、「襦」、「粟」同韻,「守」、「有」同韻,「功」、「空」相呼應,「名」、「亭」音相疊。文章如行雲流水,一波接著一波,讀來鏗鏘有聲,筆力之勁,不言而喻。